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Re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波课题组/原位制备等离子体V₂O₃-x催化剂:近红外区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催化CO₂还原

Nano Res.│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刘波课题组/原位制备等离子体V₂O₃-x催化剂:近红外区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催化CO₂还原

本篇文章版权为刘波课题组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png


背景介绍


过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引发了诸多危害,如全球变暖、冰川融化以及海平面上升等,这些严重威胁着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将二氧化碳转化为高价值的燃料和化学品已成为减少碳排放以及实现碳资源利用的有效途径。逆水煤气变换反应(RWGS)是生产C1原料的关键步骤。在传统的热催化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中,由于C=O键具有较高的稳定性(约750 kJ/mol),且该反应为吸热反应(ΔH(298K) = 42.1 kJ/mol),因此需要大量的能量输入来驱动反应进行。为了克服这些挑战,人们开发了太阳能驱动催化技术,该技术仅利用太阳能作为能源来驱动整个化学反应,涉及光热转换、光催化和等离激元等多个过程。与传统的光催化和光热催化相比,由于光子和声子之间的协同作用,它在提高太阳能利用效率和催化性能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在此,通过在光照下对V2O3进行原位脱氧制备了一种新型的缺陷态氧化钒半导体V2O3-x纳米颗粒。一方面,V2O3-x具有内在的化学稳定性和丰富的氧空位(Vo),这些氧空位可以为二氧化碳的转化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并降低二氧化碳的活化能垒,从而促进一氧化碳的生成。另一方面,V2O3-x表现出等离激元效应,因此为提高催化剂性能提供了新的契机。利用具有缺陷、半导体和等离激元特性的V2O3-x氧化物催化剂来引发太阳能驱动催化反应,这不仅提高了太阳光的利用率,还能迅速提升催化剂表面的局部温度,显著提高了催化性能和成本效益,为实现实际应用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成果简介


本研究聚焦于V2O3-x纳米颗粒,并首次系统地将其作为等离激元驱动的太阳能催化剂进行分析。研究表明,它们在近红外区域表现出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吸收特性。通过整合原位表征和理论计算结果,阐明了V2O3在光照下中原位产生氧空位(VO)并随后转化为V2O3-x具有催化活性的的机制。此外,还分析了V2O3-x通过等离激元衰减产生热电子和空穴的过程,以及它在升高局部温度、提供活性位点和增强光吸收能力方面的优异效果。V2O3-x在逆水煤气变换反应(RWGS)中展现出优异的性能,一氧化碳(CO)的转化率达到668.48 mmol g−1 h−1,CO选择性超过99.9%,并且具有长达90小时的长期稳定性,突显了金属氧化物等离激元在太阳能驱动催化领域的巨大潜力。这项研究为利用局域表面等离激元共振(LSPR)与本征带间跃迁的协同效应来提高太阳能-化学能转换效率提供了关键见解。QQ20250526-153310.png


作者简介


刘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合肥微尺度物质科学国家研究中心双聘研究员,国家级青年人才计划入选者,专注于功能性配合物的设计合成及其功能应用研究;2009年博士毕业于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后于德国鲁尔大学/卡尔斯鲁厄大学(洪堡学者)、英国利物浦大学(玛丽居里学者)从事博士后研究;2015年1月加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文章信息


Zhang T, Fu J, Wang C, et al. In-situ prepared plasmonic V2O3−x catalyst: Catalyzing CO2 reduction via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in near-infrared region. Nano Research, 2025, https://doi.org/10.26599/NR.2025.94907426.

QQ截图20240703101719.jp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SCI期刊合辑
618助力阅读
EMBO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2025生物学大类-区
加速出版服务0522
科学润色服务0522
药学临床医疗政策
经济金融Q2好刊
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
综合医学期刊
生物医药期刊
文章Top榜单
免疫学SCI期刊
OXFORD特刊征稿进行中
教育领域多学科期刊
化学材料科学SCI期刊
临床期刊 100+
世界读书日助力阅读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化学所
有机所
中科院
天津理工
广州医科大
清华大学
上海交大
佛罗里达州
首都医学
上海中医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