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X-MOL首页行业资讯 › Nano Res.[催化]│东北师范大学李阳光课题组:Pd0-POMs团簇-团簇催化剂用于高效烯烃选择性加氢

Nano Res.[催化]│东北师范大学李阳光课题组:Pd0-POMs团簇-团簇催化剂用于高效烯烃选择性加氢

本篇文章版权为李阳光课题组所有,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1.png


背景介绍


团簇是几个甚至上千个原子通过化学作用形成的相对稳定的聚集体。其大小从几埃到几十纳米不等,被认为是微观原子/分子和微/纳米材料之间的一种新物质层次。团簇具有明确的分子结构和良好的稳定性,在催化领域展现出独特的催化特性。与传统单原子催化剂或纳米催化剂不同,团簇不仅保留了单原子催化剂的超高原子利用效率,还表现出多原子协同催化和量子尺寸效应等有趣特性,使其在光催化、电催化、热催化和仿生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因此,团簇介导的催化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然而,目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单一团簇结构−活性关系和催化性能的研究方面,而有关团簇间相互作用及其协同催化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


成果简介


本文利用多金属氧酸盐的高负电荷和富氧表面特性,成功制备了由 Pd0 亚纳米团簇和多金属氧酸盐 (POMs) 组成的一维超细亚纳米线团簇-团簇催化剂 (简称Pd-POMs)。其中,Pd-PW12对4-乙烯基苯甲醛中C=C双键的加氢表现出优异的活性 (99%) 和选择性 (99%),优于其它负载型Pd基催化剂。对于其他具有不同官能团的烯烃化合物,也观察到类似趋势。先进表征结合密度泛函理论 (DFT) 计算结果表明,POMs可以稳定Pd团簇并调控其电子结构,促进C=C双键的特异性吸附并降低其加氢能垒,从而显著提高烯烃氢化的选择性。此外,还可以通过改变POMs的氧化还原特性调节界面处的电子耦合质子转移 (e + H+) 过程,实现对催化活性的额外调节。这项工作系统地揭示了POMs对Pd团簇烯烃氢化活性和选择性的协同优化效应,为合理设计高效、高选择性加氢催化剂提供了新启示。


图文导读


QQ20250526-153545.png

图1 (a) Pd-POMs的共组装过程示意图。(b) Pd-PW12的TEM图像、(c) HRTEM图像、(d) AC-HAADF-STEM图像和 (e-i) 元素Mapping谱图。


image.png

图 2 (a) Pd-PW12的XRD谱图。(b) PW12和Pd-PW12的红外光谱、(c) 拉曼光谱、(d) 31P NMR光谱。(e) PW12和Pd-PW12的W 4f光谱。(f) Pd-PW12的Pd 3d光谱。(g) PW12、W粉末和Pd-PW12的W LIII XANES光谱。(h) Pd-PW12、Pd 箔和Pd(acac)2的XANES光谱和 (i) k2加权Pd K-edge EXAFS的傅立叶变换光谱。


image.png

图 3 (a) 4-乙烯基苯甲醛的加氢路径。(b, c) Pd-PW12和10% Pd/C的时间-转化率-选择性选择性曲线。(d) PW12、10% Pd/C和Pd-PW12的TOF值。(e) Pd-PW12上 4-乙烯基苯甲醛加氢的循环结果。反应条件:4-乙烯基苯甲醛 (0.5 mmol)、催化剂 (5 mg)、环己烷 (10 mL)、1.0 MPa 20% H2/N2、25 °C。


image.png

图 4 (a) Pd-PW12的H2-TPR曲线。(b) PW12、10% Pd/C和Pd-PW12的H2-TPD曲线。(c) 反应前后Pd-PW12的W 4f和 (d) Pd 3d光谱。(e) 苯乙烯和 (f) 苯甲醛分别在Pd-PW12和10% Pd/C上的in-situ DRIFTS光谱。


image.png

图 5 (a) Pd13-PW12催化剂模型上选择性烯烃加氢的基本过程。(b) 苯乙烯(粉红色)和苯甲醛(蓝色)在Pd13H13-PW12催化剂模型上氢化的能量曲线。(c) 苯乙烯和苯甲醛在Pd13H13-PW12和Pd13H13催化剂模型上氢化的活化能比较。(d) PW12和PMo12的HOMO和LUMO组成和能量,以及Pd团簇和不同POMs之间的H扩散能垒。


作者简介


image.png

刘彦春博士,师从李阳光教授,于2018年至2025年在东北师范大学获得理学博士学位。期间在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赵凤玉研究员课题组联合培养。2025年2月,加入清华大学王训教授课题组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多酸基自组装体的设计、合成及其功能特性研究。


image.png

郎中玲副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副教授,主要基于密度泛函理论开展多酸相关材料设计及计算模拟。目前已在Nat.Comm.,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CS Nano. Energy Environ. Sci., Chem. Sci.等国际著名杂志发表SCI研究论文50余篇。


image.png

谭华桥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吉林省杰青,“长白英才”科技领军人才,主要从事有关多酸、无机微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及催化性能研究。目前,已在Nat. Commun., J. Am. Chem. Soc., Angew. Chem. Int. Ed., Adv. Mater.等国际著名杂志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SCI研究论文100余篇。


image.png

李阳光教授,东北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校首批“东师学者”青年学术骨干。主要从事多金属氧酸盐化学的研究,特别是基于多金属氧酸盐团簇的光电功能材料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课题组网站:https://liyg.nenu.edu.cn/index.htm。


文章信息


Liu Y, Wang X, Lang Z, et al. Pd0–polyoxometalates cluster–cluster catalyst for efficient selective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Nano Research, 2025, https://doi.org/10.26599/NR.2025.94907437.


QQ截图20240703101719.jpg

如果篇首注明了授权来源,任何转载需获得来源方的许可!如果篇首未特别注明出处,本文版权属于 X-MOLx-mol.com ),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阿拉丁
SCI期刊合辑
618助力阅读
EMBO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2025生物学大类-区
加速出版服务0522
科学润色服务0522
药学临床医疗政策
经济金融Q2好刊
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
综合医学期刊
生物医药期刊
文章Top榜单
免疫学SCI期刊
OXFORD特刊征稿进行中
教育领域多学科期刊
化学材料科学SCI期刊
临床期刊 100+
世界读书日助力阅读
老年学Q1区期刊征稿进行中
FEMS Journals历年主题
分享您的投稿习惯
经济学SSCI期刊
英语语言编辑翻译加编辑新
加速出版服务新
1212购书送好礼
Springer旗下全新催化方向高质新刊
动物学生物学
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
专注于基础生命科学与临床研究的交叉领域
传播分子、细胞和发育生物学领域的重大发现
聚焦分子细胞和生物体生物学
图书出版流程
快速找到合适的投稿机会
热点论文一站获取
定位全球科研英才
中国图象图形学学会合作刊
化学所
有机所
中科院
天津理工
广州医科大
清华大学
上海交大
佛罗里达州
首都医学
上海中医
ACS材料视界
down
wechat
bug